여행이야기(중국)

[스크랩]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

장안봉(微山) 2013. 4. 12. 00:27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

 

 

 

 

 

 

 

衢州孔庙此建筑位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全国仅存的两个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古建筑群肃穆凝重,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后敕建孔氏家庙,为宗庙。

孔庙简介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西至新马路,东依大马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衢州孔氏家庙素称南宗(北宗:山东曲阜),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宋,历经三迁三建。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抱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的一对楷木像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这就是南宗孔氏家庙。从此后衢州也就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衢州孔氏家庙,宋宝祐元年(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迁于现址,700多年来,经三迁三建,并经历代十余次修葺。抗战时期,日军二次占领衢州,家庙中乐器、礼器被掳略一空。1947年,国民政府曾拨款维修。1959年和1961年浙江省文化厅和衢县县政府曾拨款维修。1984年,衢州市政府拨款对家庙的主体建筑进行维修。1988年,衢州市政府再次拨款对家庙进行维修,并复建圣泽楼和修葺思鲁阁。2000年5月,衢州市人民政府主持复建的家庙西轴线与孔府竣工,耗资1800万元。  
自南宋建衢州孔氏家庙至建国前夕,一直由孔子历代嫡长孙掌管家庙祭祀及“衍圣公府”、“博士署”、“奉祀官府”。解放后由政府委托文化部门管理。1999年,市政府直属机构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全权管理家庙。提及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不得不说到孔祥楷先生,孔祥楷生于1938年1月,1961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曾任河北金厂峪金矿矿长、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衢州市市长助理、衢州市委统战部部长、衢州市政协副主席,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衢州市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孔氏南宗家庙的日常工作。

建筑构造

衢州孔庙曾经三迁三建,十多次修葺。现址的孔庙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所建,位于衢州府城东隅,占地约20亩,基本上是按照山东曲阜孔庙的规模来规划建造,建筑占地面积约13900平方米,分为孔庙、孔府及后花园三部分。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以3条轴线布局。东轴线上有孔塾、崇圣门、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上有孔庙大门、大成门、甬道、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西轴线稍西为世袭博士署,即孔府的奉祀官府。南宗家庙虽然历经各代的多次维修,但至今仍保留有宋代的建筑形制和规模。  
庙前设有“金声”、“玉振”、“棂星”、“大成”四门。前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金声、玉振两门之外,有“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两块牌坊。庙门为一座单体歇山顶建筑.在石须弥座的围墙衬托下,显得威严庄重。庙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字的“衢州孔氏家庙”额,字体苍劲有力。正门两边一对石狮,显示出圣地的尊严。据了解,庙门是根据明代衢州孔氏家庙图,结合清代建筑风格重新设计。进而正中进入庙门,就是立石结构三拱式的“棂星门”,再进为“大成门”,门之左右均为碑亭,立宋宝祐间“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汝腾撰写的创建家庙碑等十七块碑石,其余碑文均由当朝政要,社会名儒撰记。  
进大成门可看到的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台,是祭祀孔子时歌舞表演的地方。是紧接佾台的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是庙内的最高建筑,这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殿阁雄伟、气势不凡。双重飞檐中立有一块横匾,上书“大成殿”三字,檐下挂着“生民来有”匾额,为清代雍正皇帝御笔。殿内一块清代康熙皇帝撰写的“万世师表”匾额悬挂在正殿上方。大殿高23米,长和宽各9米。殿内正中是孔子座像,两旁侍立着其子伯鱼像和孙子思像。横梁上悬有十余块历代皇帝御书匾额。殿内共有木质圆柱12根。其中最大的圆柱周长1.80米,大人伸展双臂也难以抱全。殿前通道的东西两侧各有九间房子,叫“两庑”,供奉先贤的地方。东西两庑祀十二哲、中兴祖孔仁玉以及孔传、孔端友。
金声门左,是家塾所在,内进为祟圣祠,祠后是圣泽楼,旧称御节楼,祠前稍西为报功祠,祀官绅之有功于南宗者。玉振门右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及思鲁阁等建筑。思鲁阁上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像高不足两尺。孔子长袍大袖,亓官夫人长裙垂地,形象生动。阁下立有“先圣遗像”碑,碑高2.07米,宽0.85米。相传为孔端友根据唐代画家吴道子手迹摹刻的。  
在家庙之西,连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府(俗称孔府或博士衙门)。博士府后进为内宅,与家庙大成殿齐平。

主要建筑

崇圣祠:祠祀孔子五世祖:孔子父纥梁公,祖父伯夏,第三世祖防叔公,第四祖祈义,第五世祖木金父。  
功祠(又名思官祠):祠祀有功于孔氏南宗。如宋代宝祐年间,为鼎建家庙克尽全力的衢州知州孙子秀,明弘治至正德年间为孔氏南宗的复兴,而尽全力的吏部郎中周木,衢州知府沈杰、清同治年间帮助孔氏南宗办学的浙江巡抚左宗棠等人。  
五支祠:祀孔氏五支之祖。  
六代公爵祠:祠祀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衍圣公。  
袭封祠:祠祀孔彦绳圣孔庆仪十五代翰林院五经博士。  
圣泽楼:存放皇帝和朝廷给于孔裔的文墨和赠品。  
思鲁阁:衢州孔庙大成殿西侧,有一座曲阜孔庙所没有的建筑,名曰“思鲁阁”。在孔庙建立思鲁阁,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思鲁”是叫南宗孔氏子孙不忘故之意,“思鲁阁”正是南宗孔氏子孙为表达他们思念山东曲阜和家人而精心设计建造的。  
以上建筑(除崇圣祠)是天下孔庙所没有的。这也就是孔氏衢州家庙特色的所在。  
末代“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孙孔祥楷现为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

几易其址

孔氏衢州家庙建立以来的八百多年间,数易其址。起初,以衢州州学为家庙,之后,在菱湖之滨新建家庙;再后,重建于城南;最后,移建于城东新桥街,就是今天所见的这座家庙。

权以州学为家庙

孔子世家宗室南迁衢州之后,无庙奉祀先祖。他们请南宋朝廷鼎建家庙,奉祀孔子等列祖列宗。绍兴六年宋高宗以“冀鲁疆之复,曲阜之庙可修”(意思是希望山东的疆土能够收复,那么,曲阜的家庙就可以修复)为理由“诏权以州学为家庙”。衢州州学和衢州孔氏家庙合一维持了一百多年。

菱湖之滨的家庙

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宋理宗以“宗子去国,庙当从焉”为理由,准衢州知州孙子秀之请,拨款三十万缗,建孔氏家庙于衢州东北隅的菱湖之滨。宋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国史实录修撰赵汝腾代表朝廷,参加了这座家庙的落成典礼,并为之撰《南渡家庙》碑记。这座家庙仿宋曲阜孔氏家庙的规格,规模达二百二十五楹(yíng)(计算房屋的单位,一列为一楹)。这座家庙,毁于元兵之后,现已荡然无痕迹。

城南的家庙

菱湖之滨的家庙毁于兵火后,迁建家庙于衢州城南的道贯巷南端。孔洙让爵后,元朝不授官奉祀孔子,又不拨款修葺孔氏家庙,到元末,庙宇毁坏。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命人修葺这座家庙。名儒胡翰为此撰记,明永乐五年,弘治初又先后进行了修葺。

新桥街东端的家庙

明正德元年,朝廷以南迁的孔子后裔为孔氏南宗,授孔子五十九世孙孔彦绳为翰林院五经博士,让他主持衢州孔氏家庙祀事。正德十五年,第二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承美以元时兴建的家庙太浅小,又多年失修为理由,请求来衢察访的巡按御史唐凤仪,转奏朝廷新建家庙。明武宗准唐凤仪之奏,动用库银,在县学旧址,新桥街东端,鼎建孔氏衢州家庙,一年后落成。  
在这座家庙之西,还建起了五经博士署,庙府连成了一体。从这时候开始,思鲁堂改为“思鲁阁”。英武殿大学士谢迁,刑部主事方豪等分别为此撰记,立碑。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47年),吴三桂起兵云南,尚之信起兵广东,耿精忠起兵福建,反清叛乱,耿精忠攻占泉州、漳州、温州,扼浙闽赣皖的衢州,形势骤然紧张。清政府集中满汉各军十万之众,由兵部尚书李之芳、巡抚陈秉直统率,辐集衢州城。衢州的孔氏家庙因驻军旅而有损坏,平叛之后,清政府大事修建了这座家庙,李之芳为此撰记,陈秉直书写后刻石立碑。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9年)均由清政府拨款修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衢州知府周镐、继任谭端东,先后提倡修建这座家庙,其中左营守备刘龙标,捐助了较多的资金后,又从深山购来十株大木(今大成殿内的大柱就是),以资修建。衢州家庙因这次修建,移思鲁阁于大成殿的西北隅;将大成殿殿基增高五尺;楹柱易木为石;崇圣祠以下全部修新。经三年的修建改建,孔氏衢州家庙为之一新。  
清道光初修建而存留于今的孔氏家庙,南北纵深百米,东西开阔百米,占地约一公顷。在家庙的东西两侧,分别骑街立“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石牌楼。由家庙沿街向东100米处,立康熙谕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封建社会文武官员至此,必须下马步行,去拜谒孔子。因此这一带叫“止马湾”。

楷木像圣像碑

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正殿前神龛内安放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都正视之为国宝。相传这对楷木像为孔子的孙子思雕刻,也有说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刻。虽说法不一,但从雕刻风格来看,系汉以前的文物不疑。孔子生前有弟子3000 之众,去世后,其弟子们悲痛十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才依依不舍,挥袖惜别。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前搭起茅屋,继续守了三年。相传这期间,他常常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容貌,就砍来楷木,心迫手摹,终于雕成了孔子和亓官夫人像。这对楷木像高不满2尺,孔子长袍大油,手捧朝笛;亓官夫大长裙垂地,形象生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庙堂,当初仅有 “茅屋三间”,孔子夫妇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在这里,条件也很简单。据民间传说,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 ,船行至镇江码头,大家又饿又累,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眼见楷木圣像将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个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金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人大都被巨浪卷走,便回马收兵而去。正当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时,只见河面上,有三位神人踏着样云,拥着楷木像,向岸边靠近。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去,把圣像小心护上岸,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这时,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出神”四字,原来是孔子故乡的山神救护圣像,才免遭金兵掠夺的劫难。南宋之初,孔端友及家人被高宗皇帝赐居衢州,为了感谢故乡山神的功绩,便在衢州建立了“柯阳首庙”,即“三神庙”。  
宋理宗宝祐三年,朝廷命建衢州孔氏家庙,因在长江以南,称为南宗( 曲阜家庙称北宗) 。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历经整整27代,保存了860 多年。然而,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却一直珍藏在衢州孔氏家庙中,并且仍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就以孔氏家庙来说,因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或战火兵祸,就先后迁建过三次,每次迁建都经受着被劫或被毁的险境;但最后终究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所以,在孔氏家族后代子孙的心目中,孔子楷木像就是孔先圣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的神,有着极高的神威和神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二次攻陷衢州,入侵衢州的日寇头目,听说衢州孔氏家庙珍藏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企图劫取这一稀世珍宝。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电致浙江省政府,令南宗奉祀官孔繁荣,恭护圣像移驻龙泉。后又令移驻更偏僻的庆元山区,以防圣像落入敌手。孔繁荣力掩敌耳目,确保圣像不出意外,密访能工巧匠仿制了一对赝品,携带避至龙泉、庆元,而将真像密藏在衢州深山区。侵衢日军未能掠得孔子楷木像,大为恼火,便纵火烧毁孔庙藏书楼,大成殿成了日军营房,思鲁阁成为他们的马圈,所有红漆柱子都被马咬得伤迹斑斑。庙内400多件珍器不见,随同衢州钟楼的大钟一起被日寇劫运而去。衢州孔庙又一次受到人为的浩劫。抗战胜利后,楷木真像重新珍藏在思鲁阁中。同时赝品烧毁,以免日后鱼目混珠,真伪难分。1946 年,国民政府对幸存的建筑作了修建,举行了一次祭孔活动,并任命年仅8岁的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目前孔子最后一代受世袭长孙,国内唯南宗孔祥楷一人了。  
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在南宗家庙度过860 多年后,曾于1960 年国庆11周年时被借给北宗曲阜孔氏家庙落脚。现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神龛中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北宗奉送的复制品。

孔庙历史

宋朝

孔氏大宗,世属邹鲁。靖康之难,大宗南来,宋金对峙,孔裔始分南北两宗。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赵构因受金兵进犯所迫,举朝南迁。此时在山东已被御封“衍圣公”的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及其部分孔氏族人,也一起携带了那对“孔家传世珍宝”———孔子夫妇楷木像及画像,随后南渡至浙江衢州落脚。次年,高宗又御准孔端友等在衢州兴建孔府孔庙,在此生息。而未随驾南迁的,则仍留在山东曲阜。至此孔氏后裔,便形成了南北二宗。  
绍兴二年,孔玠袭封为衍圣公。暂时留居在衢州的孔子世家决定定居在衢州。他们多次请求在衢州建立家庙,到了绍兴六年宋高宗赵构“诏权(衢州)州学为家庙”。从此时起,孔氏宗子一脉就在衢州生息。起初,家庙“时尚草创,即庠为家庙,酌田供礼,未有定数”。这年,宋高宗颁赐铜印,赐田五顷,以供族人祀祭。孔氏南迁者才逐渐安定下来。从宋高宗到以后的四代皇帝,都遵从了宋高宗的这一旨意,直到宋理宗宝祐元年(公元1243年)才准许衢州知州孙子秀之请,拨款三十六万缗,兴建了第一座孔氏衢州家庙,以衢州州学权代孔氏衢州家庙的局面,才告结束。州官孙子秀也因建孔氏衢州家庙,而升为太常丞。  
到了南宋王朝末期,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灭了金王朝。按照蒙古与南宋订立的协议,灭了金之后,南宋王朝即可收复失地、回汴京。然而,蒙古却违了约。南宋不光没有收复中原,反而失去更多的疆土。在衢州定居的孔子世家,再也不可能回到山东去了。宋理宗于宝祐元年(1253年),以现实的态度,准衢州知州孙子秀之请,在衢州为孔子世家,兴建家庙。

元朝

元朝建立后,至孔氏五十三代孙时,元世祖欲统一孔氏二宗,让南宗仍回归山东。而南宗五十三代孙却申奏朝廷,意谓已有五代祖先在衢,舍之不忍,并愿将世袭之“衍圣公”封号让于北宗孔氏族弟承袭。元世祖闻之赞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遂准其奏。自此,南宗失其爵位,社会地位日衰,后曾一度沦为平民。直至五十九代孙时,才又被朝廷册封为“五经博士”爵号,子孙世袭。然而因其衰落了几个朝代,加之衢州地处浙南,乃历代兵家争夺要地,南宗孔庙屡遭浩劫,远不如北宗山东曲阜孔府孔庙保存完好。故人们至今只以北宗曲阜的孔氏家族为正宗。

清朝

清末,北宗衍圣公孔令贻病卒于京师,南宗五经博士孔庆仪扶榇(chèn,棺材)归鲁,至孔德成承袭后始还衢州。百年之后的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明令废除一切封建爵位,任命孔子77代孙、“衍圣公”孔德成为奉祀官,孔德成先生迁居台湾,曾任考试院院长,仍有着“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称号,其子孔维益是奉祀官的预定继承人,可惜已于1989年2月26日患心脏病逝世。台湾媒体认为,将来奉祀官的职位,将由孔德成的孙子、孔子79代孙孔垂长承袭。“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庆仪于1923年冬逝世,其子、孔子74代孙孔繁豪于1924年承袭奉祀官世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侵占东南大地,国民政府电令浙江省政府转移楷木圣像。奉祀官孔繁豪负像辗转浙南龙泉、庆元,将之供奉于庆元县大济村圣修堂。1944年10月,孔繁豪逝世,因膝下无子,立遗嘱:二房长子孔祥楷承袭“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这一年,孔祥楷虚岁8岁,这也是最后一任南宗奉祀官。末代奉祀官孔祥楷先生,曾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1993年受衢州市人民政府之邀,南归故里,担任市长助理、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部长等职,肩负起重振家业为衢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任。

孔子后裔

自孔端友及今,孔子嫡裔在衢已生息繁衍了二十八代。南宋南迁在以衢州为中心的孔子后裔,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元末明初,它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人口众多的一个群体。但是,正如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488年)衢州知府沈杰所奏“衢州圣裔自孔洙让爵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鄙陋得如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据徐映璞先生的《孔氏南宗考略》中《宋代名贤事迹考》记载,南宋152年,南宗出了26位名贤,其中,有24人为官,颇有政绩,1人治学,著书立说,1人从教,是明道书院山长,从政比例高达92%以上,从教者比例不到8%,不愧为名门世家,朝廷望族。到了元代,《元代名贤事迹考》共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3人,其中为官11人,从教22人,元朝89年间,平均不到三年出一位名贤,南宗依然不愧为名门望族,但与南宋名贤相比,元代孔氏名贤从政比例明显下降,约占33%;从教比例明显上升,约占67%。到了明代,《明代名贤事迹考》共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7位,其中,从政者除孔彦绳复爵之后的五位五经博士官外,尚有11人,占总数比例约为30%,名贤档次有所下降,而且,明朝276年,约每七年才出一位名贤,比南宋、元朝时略见逊色。到了清及近代,《近代名贤事迹考》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2人,其中,为官者除8位世袭五经博士和1位奉祀官外,仅有3人,从教者也只有8人,非官非教者足有16人,点总数比例50%,这个名贤档次更低些,如把抗日战争中为逃避日寇奸淫掳掠而死难的孔庆荃等人列为名贤,应该说是比较勉强的。就是这样,近代304(指清朝至民国37年)年,南宗只有32位名贤,约9.5年出1人,比起南宋、元朝、明朝来,显得格外逊色。[1]
门票价格 成人:10元每张 儿童、残疾人:5元每张 交通概况 乘1路车到十字路口下车,沿新桥街东行数百米即到。
출처 : 한국서원이야기
글쓴이 : 박성진 원글보기
메모 :

'여행이야기(중국)'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스크랩] 台湾孔庙  (0) 2013.04.12
[스크랩] 武汉新洲孔庙  (0) 2013.04.12
[스크랩] 北京孔庙国子监  (0) 2013.04.12
[스크랩] 长乐市孔庙  (0) 2013.04.12
[스크랩] 曲阜孔庙  (0)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