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書院又稱睢陽書院,前身南都學舍,原址位於河南省商丘縣城南,由五代後晉楊愨所創,並列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在北宋時與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嵩山的嵩山書院並稱爲四大書院。
概況
歷史沿革
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皇帝下詔辦學,商丘稱宋州,州學設置經學、醫學兩科。
公元936年-947年,虞城邑人楊愨在睢陽城内建“睢陽書院”,楊愨死後戚同文繼續執教,楊愨“力學勤志,不求聞達”,樂爲教育,在睢陽聚徒講學,受到趙直將軍的支持。楚丘人戚同文,從小雙孤,寄養在祖母的娘家。他聰慧過人,苦讀經書,後被楊愨收養,楊愨以妹相許。五代亂世,戚同文立志不仕,決心以德行感化鄉里,盼天下統一,故更名“同文”。戚同文繼承楊愨的教育事業後,仍受趙直將軍支持。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當年二月就開科考試,書院出進士八人。其後,書院人才輩出,名颺四海,有“七榜五十六”的美稱。其中宗度、許驤、陳象輿、袁象先、郭成範、董循、王礪、騰涉等皆踐台閣,因而戚同文成爲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
公元976年,戚同文卒,學校一度中斷。
公元1009年(真宗大中祥符二年),邑民富人曹誠,在戚同文舊學之地出資三百萬金,造舍一百五十間,聚書一千五百卷,並於次年聘戚同文之孫戚舜賓爲主持,太原博士任教務,建立了書院。“博延眾生,講習甚盛”,願以學舍入官,真宗皇帝大爲嘉歎,“面可其奏”,下詔表彰,端明殿學士盛度“文其記”,前參知政事陳堯佐“題其榜”,賜名“應天府書院”,《宋會要》里載有1009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對書院賜額的這份詔書。從此,應天書院取得了官學地位。作爲宋代的地方官學,應天書院與曲阜文宣王廟建立較早,宋人有“州郡置學始此”之載。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道、墨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墨子》、《道德經》、《春秋》等,“博涉百家九流之說”。
公元1026年-1028年,公元1026年範仲淹因喪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應天書院,直至1028年底。範仲淹主持應天書院期間,還教授《藝文》和《易經》兩門課。範仲淹在此留有眾多遺文,如《上執政書》、《南京書院題名記》、《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講書狀》、《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唐異詩序》等。其時,書院學生會按照不同專長而入讀各項分科,課程主張學以致用,提倡實地考察,即所謂“明體達用”。範仲淹說:“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於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在“經濟之才”的總要求下,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他主張選拔人才要德才兼備,且首先注意德。範仲淹“日於府學之中,觀書肆業,敦勸徒眾,講習藝文,不出戶庭”。常宿學中,訓督學者皆有法度,勤學恭謹,以身先之,由此四方從學者輻輳。
公元1027年,書院學生王堯臣、趙鰖分别中得狀元和探花。範仲淹繼承戚同文“天下同文”之志,“以天下爲己任”,以“九河我吞,百穀我尊”“浮雲我決,良玉我切”的博大胸懷,爲北宋培養大批人才,如王堯臣、趙鰖、張方平、富弼、孫複、石介等。史載有“宋人以文學有聲於場屋者,多其所教也”。於是,“天下庠序,視此而興”。
公元1034年(景佑元年)應天書院改爲府學,官府撥學田十頃,充作學校經費。
公元1043年(慶曆三年)範仲淹參政“慶曆新政”,應天書院升爲南京國子監學,與東京(汴京)西京(洛陽)的國子監並列爲北宋最高學府。範仲淹提出“精貢擧、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改革當時教育系統,應天府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公元1069年(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變法,書院實行“三舍法”改革學校制度。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之變,金人南下。趙構建南宋於應天府,不久遷往臨安(今杭州),宋欽宗時書院遂毁於兵火,久廢近250年。其後,應天書院屢建屢廢,名稱也不斷更改。元初雖建有歸德府學堂和文廟,規模大減。
公元1502年(明朝弘治十五年),黄河泛濫,歸德府城淤積地下(今商丘古城南門外湖區),應天書院也隨之被埋(今古城南湖)。
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知州楊泰有在舊城北築新城。同年,知州周冕繼修,始告竣工,歸德府遷入新城(現商丘古城),應天書院也隨遷往城内(今中山東二街路北的歸德府學堂和文廟舊址一帶)。現存有明倫堂、大成殿、月芽池等建築。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及其弟子的牌位,爲祭孔之地;明倫堂爲學堂,是學子應試之地。
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歸德知府鄭三俊建重建“範文正公講院”於歸德府學東,效法範仲淹的精神,親自執書講學,一時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諸如官至戶部尚書的侯恂,南京國子監祭酒侯恪,兵部侍郎葉廷桂、練國事等,皆爲鄭氏賞拔。他們頗有範仲淹剛正不阿,崇志向、尚氣節的精神,爲官多著清聲。“範文正公講院”又名“文正書院”。因範仲淹曾掌教應天府學,後人爲紀念其講學育士之功,故名範文正公講院。明代中後期睢陽沒於黄河,城址北遷,原講院故址已無存。
公元1701年(康熙四十年)書院改爲郡義學。
公元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廢科擧,興學校,詔令各省的書院改爲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的書院改爲中學堂,各州縣的書院改爲小學堂。1905年8月範文正公講院改爲“歸德府中學堂”(簡稱歸德中學),從此,“書院”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
草創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官學遭受破壞、庠序失教,中原地區開始出現一批私人創辦書院,應天府書院由此而生。
書院歷史最早追溯到五代的後晉,楊愨在歸德軍將軍趙直扶助下聚眾講學,後來他的學生戚同文繼續辦學,應天府書院的前身就是當時歸德軍的南都學舍趙直為其築室聚徒。
北宋立國初期,急需人才,實行開科取士,睢陽學舍的生徒參加科舉考試,登第者達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遠千里而至宋州求學者絡繹不絕,出現了「遠近學者皆歸之」的盛況,睢陽學舍逐漸形成了一個學術文化交流與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後,學校一度關閉。
北宋盛世
宋真宗時,追念宋太祖應天順時,開創宋朝,1005年將其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改名應天府。1008年,當地人曹誠「請以金三百萬建學於先生(楊愨)之廬」,在其舊址建築院捨150間,藏書1500卷,並願以學舍入官,並請令戚同文之孫戚舜賓主院,以曹誠為助教,經由應天府知府上報朝廷,受到宋真宗讚賞,翌年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
從此,這所書院得到官方承認,成為宋代較早的一所官學化書院。時人稱:「州郡置學始於此」,天下學校「視此而興」。1043年,宋仁宗下旨將應天書院改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之一。後該書院經應天知府、文學家晏殊等人加以擴展。范仲淹曾受教於此,及後曾在書院任教,盛極一時,與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
應天府的辦學模式,令當地書院風氣大盛。李覯先在南城創辦了盱江書院,求學人數曾達1000多人;杜子野在宜黃興辦鹿岡書院,曾鞏在臨川辦起了興魯書院,並親自製訂校規並任教,還聘請歐陽修、王安石等名人教授生徒。
靖康國難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應天府書院毀於戰亂。同時也因南宋偏安,就讀於書院的文人、士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學大盛日時,應天府書院已不如白鹿洞書院,未能扮演文化傳承角色。
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蔡璦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學改建,而沿用舊名,重建書院,但萬曆七年(1579),宰相張居正下令拆毀天下書院,應天書院遂廢。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陳錫格又重修應天府書院,但為時不久,書院又廢。
應天書院的興衰
北宋一代有四大書院,分別為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但四大書院中,應天書院卻有著自己獨到的地方:一是另三家皆遠世而居,地處偏遠,只應天書院建於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或說都市邊緣,追求讀書的寧靜,卻也不排斥社會熱點,一切行為的初衷皆直指社會,所以在其時,人氣頗旺;二是另三家書院主要是因理學學術中心的定位而存在,而應天書院所從事的教育內容更廣泛、更具有現實性,視野更為開闊,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便捷地掌握濟世之道,得到朝廷的認可和器重;三是應天書院保留著濃厚的官辦特點,兩宋期間,只有應天書院得到了官方的整體承認,是四大書院中唯一被升入國子監的。
應天書院伴隨了北宋168年的政治生涯,對於北宋的政權鞏固、人才培養和教育普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一千年來的中華教育史上,其地位沒有能取而代之的。
北宋文化之所以造極於史冊,應天書院功不可沒。原抗日時期清華北大所在的西南聯大(今雲南師大),《田家炳教育書院記》碑也有“書院之制,……兩宋為盛,應天、嵩陽、嶽麓、白鹿遺跡至今猶令人想見當時風流。應天一院,尤為特別。蓋應天之建,仰給賢者曹誠所捐,此華夏百姓捐助大學可考之始。”
孫中山先生為他的辛亥革命資助者——南洋名紳戚翌家祠的撰聯,除了贊揚戚繼光之外,也把戚同文贊揚其中:“上聯:蔚和平景象振國是風聲發揚章貢英靈崆峒秀氣, 下聯:恢家族規模建民治基礎光大楚丘宏業閥閱宗功”(戚繼光字“章貢”;“楚丘宏業”,即指戚同文(楚丘人)的教育事業)。
應天書院在歷經了輝煌後,卻難以逃脫戰爭的劫難。宋欽宗時,金兵南侵,中原淪陷。一時間,瀰漫著書香的應天書院毀於戰亂。直至明朝嘉靖時,禦史蔡璦又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學改建,而沿用舊名。
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書”之美稱。但為時不長,西元1579年(明萬曆七年)正月,張居正當政時下詔毀掉了全國書院約六十四處,應天書院亦未能逃過此劫。
張居正毀掉書院理由很簡單:反對空談,並且反對以講學為名牟利。
明朝有辦書院的傳統,到處開辦書院講學。各地書院最讓當局頭疼的是議論朝政。因此,明代圍繞書院問題多次發生激烈鬥爭。明代比宋代特別是北宋要專制得多,對書院也多次禁毀。西元1537年(嘉靖十六年)、1537年就曾下令毀掉書院。
在張居正時代,講學諸子中最著名的是江西人何心隱 (本名梁汝元)與福建人李贄。這兩位學者都是王陽明學說的傳人,先後在湖北孝感和麻城講學。他們學問精深,特別是李贄,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大思想家。這二位在講學中譏諷宋明理學,挑戰傳統社會秩序,評論當朝時事,被保守派視為“非聖無法”的異見分子。
早在西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四十三歲的何心隱去北京訪友時曾見過張居正,當時三十五歲的張居正還是翰林學士,二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張居正當政之後,何心隱和李贄在講學和著作中對張居正都有批評,尤其何心隱,更是直言不諱,指責張居正壓制思想自由,迫害“異端”,打擊不同意見的知識分子。
當代學者侯外廬說何心隱是 “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戰士”,葛兆光則說何心隱 “肯定人的存在價值和生活意義”,各種版本的中國哲學史也對何心隱給予了很高評價。
西元1576年(萬曆四年),何心隱被通緝,罪名是聚集門徒,擾亂時政。
西元1579年(萬曆七年),何心隱被南安(江西大余)把總(低級軍官)朱心學抓獲,解往武漢,被湖廣(武漢地區)巡撫王之垣下令在監獄中用亂棍打死。何心隱在死之前對王之垣說:“公(你)安敢殺我?亦安能殺我?殺我者張居正也!”
李贄雖然曾經稱讚張居正是 “宰相之傑”,但也就何心隱之死撰文揭露張居正。李贄說,武昌數萬民眾看到街頭貼出的何心隱罪行告示,都為何心隱喊冤,這是人心所向。殺何心隱的人,是為了討好張居正,大家都知道是張居正授意地方逮捕和殺害了何心隱。
應天書院雖然被毀,但毀掉的只是書院本身,並沒有毀掉書院的精神。
清乾隆三十六年商丘中進士人數達170多人,占河南省當年進士總數的五分之一。
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知府陳錫格重修應天書院,但短暫的輝煌後又被廢止。
西元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廢科舉,興學校,8月,《範文正公講院》改為“歸德府學堂”。從此,功績卓著的書院從中國教育平臺上徹底消失,西方文化的教育方式延續開來。
有學者指出:應天書院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它用並不偉岸的身軀,為眾多寒門學子搭建了一個遮擋風霜的平臺,使他們在這裡得到文化的啟迪,從而成為華夏文化的傳承者,甚至步入治國安邦的行列。商丘自古就是孕育思想、盛產文化的地方。老莊的道家、孔孟的儒家、墨子的墨家,都與商丘有著千絲萬縷的地緣關聯。其間因為戰亂紛爭,這裡也曾一度陷於停滯和沈寂,出現了文化與思想的真空。但到了宋代以後,由於社會環境的改善和應天書院的建立,這裡重新實現了文化的復興,應天書院培養出來的眾多天之驕子貢獻了豐碩的文化成果。應天書院使辦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家而國的格局初步形成,辦學理念更加先進,辦學思路更加開闊,知識面也得到更大範圍的拓展,為現代學校體制奠定了基本的雛形。
教學
概況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范仲淹慕戚同文之名,從山東淄州(今淄博)求學於南都學舍。當時書院由戚舜賓主理,辦學時奉以「製為學規,課試講肄,莫不有法;寧親休沐,莫不有時;曲盡人情,人尤樂從。」應天府書院當時的執教者多是戚同文的再傳弟子,均為書院的名師,授以儒家經典,以六經為教材。
應天府書院提供免費教育,學生多為貧寒好學之士,形成刻苦嚴謹的學風,早年書院伙食不善,范仲淹求學時就有「五年未嘗解衣就枕」、「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之說。
應天府書院被納入地方官學管理後,宋初政府通過賜書、賜匾額、賜學田等加強對書院的控制,但教育方針和教學方法上,書院仍有保留私學教育的特點。宋仁宗天聖年間,文學家晏殊任應天知府時,曾為書院聘請名師任教,書院規模得以進一步發展;1027年,范仲淹因母親去世辭去了興化縣令的職務,在應天府居喪時,亦於此地任教,四方學子紛紛慕名就學,其治學精神和憂國憂民的言行譽滿全國,書院在全國聲望空前,一時「人樂名教,復鄒魯之盛」,儼然為中州一大學府。
學生、師資
范仲淹主持應天府書院時,擇生只有品德和學業上的基本要求,沒有年齡、身份和地域的限制,生徒來源廣泛,院生可以隨意流動,不受地域、學派限制,均可以前來聽學。
學者來自不同學派,晏殊、孫復、胡瑗均曾在應天府書院講會,其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張時而引起辯論,學術氣氛濃厚。
課程
范仲淹掌管應天府書院時,總結先師戚同文的教學方法,為書院制定出一系列學規,要求「為學次序」和「讀書次序」,嚴格要求院生學習。《上執政書》提出「固國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事」6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舉、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河南書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春秋》,強調「夫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學生會按照不同專長而入讀各項分科,課程主張學以致用,提倡實地考察,即所謂「明體達用」。范仲淹說:「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於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在「經濟之才」的總要求下,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他亦把「德」說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張選拔人才要德才兼備,且首先注意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學,但大多是提綱挈領的,並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釋串講,只給學生提示,再由學生提出疑難,作針對性討論。應天府要求教師作表率,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范仲淹會先作一篇,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由於范仲淹在道德學問上堪為表率,學風甚濃。
國家地位
宋仁宗慶曆年三年(1043),擔任宋廷參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貢舉、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取胡瑗蘇湖教法改革當時教育系統,期時應天府已升格為南京國子監,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范仲淹執教應天府書院時,經常教導學生要「從德」,而不能僅以科舉仕進作為求學的最終目的。在他提出的「為學之序」中,學、問、思、辨四者也是最後落實到「行」上。後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講院碑記》,建藏書樓,回顧范仲淹的講學生涯。
'여행이야기(중국)'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스크랩] 백록동서원(白鹿洞書院) (0) | 2013.04.12 |
---|---|
[스크랩] 고정서원(考亭書院)과 주자묘 (0) | 2013.04.12 |
[스크랩] 숭양서원(嵩阳书院) (0) | 2013.04.12 |
[스크랩] 악록서원(岳麓书院) (0) | 2013.04.12 |
[스크랩] 석고서원(石鼓书院) (0) | 2013.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