풍수지리

[스크랩] 지리담자록 원수정 권칠

장안봉(微山) 2013. 4. 9. 06:00

 地理談蔗錄

 

清朝豐城袁守定論著並釋

 

卷七

 

平洋

高山田壟. 平地曰支. 支龍伏於地中. 壟龍行於地上. 壟龍一脈聯絡. 易於追尋. 支龍千里平夷. 難以綜跡. 為似支之壟. 為似壟之支. 或壟止而支來. 或壟來而支止. 或壟變為支而複為壟. 或支變為壟而複為支.

葬書. 支壟之辨. 眩目惑心.

壟體高行穴結於麓. 支體平走穴結於.

葬書. 支葬其. 壟葬其麓.

南方多是壟形. 中原多是支體.

以上以支壟並言. 以下則專言支矣.

如席之展. 如氈之鋪. 如草上蛇蹤. 如友間線跡. 如雁飛雲裏. 如酥浮盞中. 如折藕之形. 如貫珠之狀. 隆隆隱隱. 脈理難詳. 曲曲彎彎. 棲閃靡定.

隱隱. 有中之無也. 隆隆. 黑中之有也. 葬書. 觀支之法. 隱隱隆隆. 微妙元通. 吉在其中.

就背面之不辨. 複主從之奠稽. 足將何憑. 要亦有法. 觀祖之所起. 則知其來. 察水之所趨. 則知其去.

凡一方. 必有一方之祖宗. 觀祖宗起于何地. 則知其來. 察水勢趨於何所. 則知其去.

水東流. 則龍東走. 水西流. 則龍西行. 水行到龍行. 水止則龍止. 所以高山以成風為上. 平洋以得水為先. 謂之水龍. 蓋有深義.

晝莢圖. 平坡之脈. 如掌窩. 水聚交而不流. 鎖斷真氣. 便是關門. 明山寶鑒. 平洋大地認水為龍. 水勢若回. 龍亦隨住. 一丈之山. 勝彼十丈. 一尺之山. 勝彼十尺. 入式歌. 茫茫四伴無龍虎. 君欲尋龍向何處. 地師只把水為憑. 交流便是龍歸路. 玉髓經. 中原平地及湖. 行龍入地至難詳. 尋得龍來無穴下. 茫茫闊遠何相當. 此名天平只看水. 水達彎環是穴中. 若還舍水去尋穴. 望望皆平無定蹤. 龍穴逢水穴方止. 無水攔斷去不窮. 諸公記此水龍訣. 不與岡山一例同. 撼龍經. 凡到平洋莫問蹤. 只觀水繞是真龍.

大抵支龍乏體. 亦作壟龍而觀. 高低雖殊. 性情則一.

吳公口訣. 眠倒星辰豎起看. 卻與高峰同一樣.

略高略下定山水之情. 相牽相連察脈絡之跡.

金函賦注. 平洋之間. 高一寸為山. 低一寸為水. 捉脈賦. 山谷一頓一伏. 平地相牽相連.

亦生枝. 亦帶護纏. 亦開帳成形. 亦過峽束氣.

平地之龍. 亦開帳穿心. 亦有華蓋, 三台, , 玉枕等格. 其過峽處. 必有銀錠. 束氣. 水過者. 水中必有微高之脊. 水底之士必硬. 冬間. 其水必溫. 但過峽處. 要兩邊夾從. 無夾從. 則風水劫. 斷不成形.

細審隨龍之水. 水交即是穴場. 更看從龍之砂. 砂纏即是氣海. 或平中起突. 或面前開鉗.

穴法. 平地有突. 氣湧而生. 絕勝萬仞. 仙眼難明. 只觀水勢. 便見真情. 水如不達. 穴法無憑. 箬溪云. 龍勢徉徉落大坪. 連天接野不分明. 隆隆隱隱尋蹤跡. 曲曲彎彎斷複生. 忽然有突連三五. 認取開鉗是穴情. 定要水來環抱穴. 砂如牛角兩邊迎.

或吐徽唇. 或生徽靨. 侍衛亦具. 僅咫尺之間. 朝迎亦全. 在微茫之際. 穴複必須跌斷. 否則散漫無憑. 穴前必須兜攔. 否則精神不聚. 散中求聚. 則貼頂者常經. 急中取柔. 則粘簷者變道.

平洋之地. 形如仰掌. 陽氣舒散. 必有突泡隆起. 於散中求聚. 所謂支葬. 巔乃常道也. 惟有一等. 以支為體. 而得壟之性倩者. 其直如擲槍. 其急如饑線. 術中謂之倒火硬木. 此陽中含陰法. 當急中取柔. 避煞粘簷. 劉氏所謂. 直急則避球. 而湊簷. 是也.

蠻皮之上勿下穴. 裁動中硬板之處. 扡穴坐空際.

凡平洋之穴. 固難測識. . 真氣所在. 其地必不板死. 決有動形. 有動則有穴可裁也. 概是蠻皮. 其氣不聚. 何以知穴之所在. 決不可下. 玉尺經. 一片蠻皮將奚取證. 凡山谷宜坐實向空. 平洋宜坐空向實. 蓋實為陰. 為陽. 為陰氣. 喜斂. 故宜靠實. 為陽氣. 喜舒. 故實處為死. 不宜靠實. 夫平洋大地. 一片平鋪. 若無空界. 則陽不交. 為死士矣. 所以平洋必以空界為活. 而又謂之空龍也. 遍地鉗. 天下州城住向空. 何曾撐住後頭龍. 今人不合古人法. 不下空龍下死龍. 死龍爭似室龍活. 龍動之時天地闊. 不信但看州縣場. 儘是空龍活潑潑. . 地學. 過水跳起. 星頭前開堂局. 反是平田. 名曰坐虛向實. 非坐虛也. 束氣結咽. 在水中耳. 亦有橫體凹腦, 側腦, 沒骨. 真似坐虛. . 用鬼. 用樂. 一與山龍同法. 地理源本. 明初有目講師者. 有坐自朝滿之說. 蓋謂龍落高田結掛. 穴背則坐. 轉身空處. 面則朝來田滿處也. 坐空向滿之說. 本于楊公. 目講扡平徉穴. 無不發者. 持善用之. 非自渠創也. 開口可據. 而薄如筐筐者. 無成. 起突為奇. 而員如覆鍾者. 勿犯.

平洋以開口為真. 所謂平洋不開口. 神仙難下手也. . 必分而有唇者. 始可裁穴. 若薄如筐篋. 乃掃蕩之散氣. 無所成矣. 平洋. 陽來貴于陰受. 所謂平中得一突. 為奇也. . 必隆起而有足老. 始可裁穴. 若員如覆鍾. 乃孤曜之的. . 不可犯矣.

水近須有餘地. 不然則腳殘. 水遠須有低堂. 不然則氣散. 近大水者穴宜退後. 不然則有蕩胸之嫌. 近小水者穴宜居前. 不然則有暗耗之患.

平洋雖以得水為先. . 天地之理無太過. 無不及. 惟貴中和. 故近水者要有餘氣. 否則割腳矣. 遠水者明堂要低. 否則氣散矣. 近大水者穴宜退後. 否則蕩胸矣. 近小水者穴宜點出. 否則水不見矣. 所以大水近邊勿跡. 小水彎中可尋. 經云. 大水近邊莫尋穴. 下了人了. 小水亂彎細察蹤. 扡著出三公. 他如. 逆水翻騰. 則結顧祖之穴. 隨水旋轉. 則成蟠龍之形.

 

直來取橫. 橫來取直. 偏中取正. 正中取偏. 眾短取長. 眾長取短. 眾大小者老為貴. 眾小大者為尊. 亦有順騎之方必水交案後複. 亦有倒騎之法必水旺陽中. 如結穴之後. 餘氣不止. 滔滔向前者老. 但審兩邊砂水夾輔有情. 而生氣融蓄之處. 以順騎龍法扡之. 此則要餘氣不飛揚走竄. 挽轉為我作案者佳. 又要案外隨龍水交會. 如去龍不為我作案. 外水不交. 乃過龍也. 扡之必絕. 如龍自前來. 而局面反在前者. 此當以倒龍法扡之. 但要外陽有大水注蓄. 否則財祿耗散.

所當權其百端. 切勿膠於一格.

 

相土, 望氣, 嘗水

夫穴之有土. 猶人之有. 既稟五行之精. 亦隨八卦之氣.

五氣行乎地中. 故土有五色. 金氣凝則白. 木氣凝則. 火氣凝則赤. 土氣凝則黃. 水氣凝則黑. 又五土成形. 各隨八卦之氣. 坤凝色黃柔而不粉. 幹凝色白剛而不燥. 艮凝色青細而不輕. 巽凝色黑實而不散. 離凝色赤膩而不糝. 兌凝色白緊而不幹. 震凝色青硬而不松. 坎凝色白軟而不濡.

貴鮮嫩而重實. 嫌粗頑而輕鬆.

土必堅實. 固也. 亦有滿山土堅. 穴土獨弱. 謂之天脆穴. 土必鮮嫩. 固也. . 嫩小技龍. 山色潤者. 土必嫩. 大龍大幹皮色老者. 土多粗. 此又不可一概而論. 土貴重實. 必無堅路者. 始發真氣所結. 若重而有叟. 即是水拆. 無氣之所也.

紅黃為先. 惟黑者則不可見. 紫白為次. 青者亦不宜多. 五色之中四備為吉.

黑者為水. 故不可見. 青者近黑. 故不宜多. 葬書. 陰陽沖和. 五土四備. 亦言黑之不可有也. 一說. 色黑如漆. 而有光. 得數點在內. 亦足以備一方之氣. . 沈六圃云. 滿山不黑. 獨暈中土黑. 乃造物作色迷人. 留待有德. 凡欲知穴中士色. 可於峽中驗之. 峽中土何色. 則穴中亦是此土. 此色. 所謂來龍不脫來龍氣也.

青白者有水洳之患. 色焦燥者有氣暴之憂. 欲爽而不枯而幹. 若聚栗者無取. 欲潤而不澤而濕. 若刲肉者可嫌.

葬書. 幹如聚粟. 濕如刲肉. 水泉砂礫. 為凶宅. 赤霆經. 濕如牛鼻. 法即不葬. 所謂天汗穴. 六八經注云. 水火者. 生氣之根也. 土中之暖氣. 火也. 土中之潤氣. 水也. 精神交融. 暖潤相蒸. 而生氣出焉. 故暖而不潤. 有火無水. 則燥烈. . 煞氣也. 乘之. 則發凶禍. 潤而不暖. 有水無火. 則早濕. 早濕者. 死氣也. 乘之. 則主退敗. 觀此. 知土之所取者. 在幹濕得宜. 水火既濟. 術家所謂. 九之即合. 散之若粉者. 是也.

土穴精強似土非土最貴. 石穴脆嫩似石非石為佳.

石山土穴. 有所謂龍肝, 鳳髓, 猩血, 蟹膏, 散玉, 滴金, 絲紅, 縷翠, 柳金, 黃秋, 茶褐之類. 及有異文. 層遝如花樣者. 或異色鮮明. 如錦繡者. 皆堅實光潤. 似土而非土也. 土山石穴. 有所謂如金, 如玉, 如象牙, 龍腦, 珊瑚, 琥珀, 瑪瑙, 陣碟, 朱砂, 紫粉, 花鈿, 石膏, 水晶, 雲母, 禹餘糧, 石中黃, 紫石英之類. 及石中有瑣子文, 檳榔文. 或點點雜出. 而具五色者. 皆脆嫩溫潤. 似石而非石也. 如此等類. 皆生氣融結而成. 至貴之穴也. 沈六圃云. 雖曰石穴. 鑿下自然有土. 亦不必純土. 凡石中精黃土反是蟻窟, 水坑. 但要似于非石之土. 掘之. 一層嫩一層. 真穴也. 故曰掘得動. 築得碎. 得水成泥. 入口有味. 如此石穴. 葬之定貴. 若看之是石. 鑿之是石. 手撚之是石. 口嘗之是石. 槌之不碎. 碎之不細. 如此石穴. 即是殺氣. 況鋤不可施鑿. 不能入而曰石. 巧云乎哉. 又葉九升云. 石中土穴俗師每道天成. 抑知天地結穴乃靈氣所凝. 原不為葬骨而設. 葬法. 乃盜竊天地靈氣之法也. 焉有生成. 如壙之石穴. 若四圍斬斷. 如牆壁者. 大凶. . 玉彈子云. 亦有穴結石中. 鑿出無土. 旺方取土. 謂之並葬. 其土大同則萬塚藏骨. 其色特異則一元孕靈. 穴土與本山土同則. 萬家藏骨之所. 真穴也. 穴土與本山土異則. 一元孕靈之區. 真暈也. 統一全書. 滿山皆惡土. 穴中得異色之土者. 甚佳. 若滿山土與穴中之土一樣. 而不變色. 亦平平耳. 地學. 滿山黃士. 暈中以五色土為異. 滿山五色土. 暈中以純黃純白為異.

開土而聞其清芳. 為福宅. 入井而覺其腥穢. 自是凶藏. 山皮之上. 經曰爆雨淋其氣. 不可辨. 惟開井之土. 其氣自然襲人. 如有一種清香. 若芝蘭之與人調和. 真貴穴也. 若如牛泓, 豬涔. 臭穢難當. 葬之必凶. 若夫望氣之方. 古有其說. 當夏秋之月際. 丑寅之時. 必帶月而升高. 乃凝神而望遠. 春冬地氣不升. 必在夏未秋初. 夜靜月亮登高四望. 凡結大地之龍. 其幹脊龍樓寶殿之上. 及祖宗聚購峽中. 停驛之處. 有氣自土中吐出. 明曰跡之. 必有大地. 必於丑寅時者. 天開於子. 地辟於丑. 正山川精氣吐露之時也. 或曰. 雨後. 及日出未出. 曰落未落之際. 其氣皆可驗. 假氣橫抹. 出山之腰. 真氣直生. 在山之頂. 假氣乃嵐霧之氣. 出山之腰. 其氣橫鋪. 或雜亂不一. 真氣出山之巔. 上大下小. 其勢如傘. 其色光明. 如焰出. 一時即沒.

 

 

紅黃帶赤. 穴結山間. 黑白兼. 穴居水際. 龍短者氣短. 龍長者氣長. 龍來十裏. 氣高一丈. 龍來百里. 氣高十丈. 餘以此推. 氣正出者穴中藏氣. 側出者穴旁落. 氣正出則穴在正枝正幹. 其上微偏左則穴在左. 枝微偏右則穴在右枝.

 

富穴氣必肥濁. 貴穴氣必清奇.

 

氣之成色. 成形. 知地之為大. 為小.

初吐一線上結華蓋. 如旃冕垂旒. 五色備具. 似龍蟠. 似雲騰者. 日旺氣. 帝王之地. 毫光明燦. 如虹. 如月. 如鳳舞者. 曰喜氣. 英俊, 後妃之地. 或內白外黃. 青後紫. 青如牛首. 赤如虎尾者. 猛將之氣. 王侯之地. 初若雲煙. 終如鼎沸. 青外紅. 如流星燭. 地如蛟騰. 翥者. 福喜之氣. 宰相之地. 赤白兼備. 中吐微紅. 勢若幢幡者. 文明之氣. 翰林之地. 赤白一絲. 直沖貫曰者. 忠幹之氣. 諫臣之地. 赤色一絲. 如紅而微帶彩者. 文章之氣. 狀元之地. 純白, 純黃者. 民牧之地. 初吐一線. 終盤寶蓋. 五色備具. 清上浮. 有紋不雜. 如踏節. 如寶塔. 如搖旗. 如幢幡. 耀日燭星者. 為異氣. 神仙之地.

類獸者出武. 類禽者出文. 山川之精. 于此莫掩. 氣機之應. 於此可憑. 若夫嘗水之方. 古有其說. 當天和之候. 際水旺之時.

凡陰雨, 水雪. 水無真味. 必天氣晴和. 夜半之時. 嘗之方確. 蓋水旺於子. 故也.

嗽口中之夙津. 吸四方之清氣. 神志既定. 滋味可分.

將嘗水. 先以別水淨口. 隨四時吸四方氣. 先吹入水. 再嘗入口試之. 久矣滋味能辨. 須是自己精神爽快. 方可. 若有病. 及口舌酸苦. 不准.

飲香而再飲甜. 自是萃精之地. 初吸甜而再吸淡. 已經發福之區.

如初飲香. 飲甜者. 必有大地. 如初飲甜. 飲淡者. 大地已經人葬了. 氣已發洩. 故征于水也.

似苦豈有賢豪. 似辣必生武貴. 腥臭者銅場鐵. 鹹酸者社宇神壇.

開口似苦. 豈有賢豪. 含唇似辣. 主出武貴. 腥氣在牙是為銅山鐵礦. 吐出鹹酸及. 為社廟神壇.

他如水面衣浮. 氣敗所兆. 水上薸集. 氣至斯開.

凡地氣敗則水面生衣. 紅者為紅衣水. 紫者為紫衣水. 線者為綠衣水. 障蔽水面. 有穴不發. . 凡水上生 亦有紅, , 綠之異. 其甚者. 亦同水衣. 氣退則蔽. 氣至目開. 或以人事. 清之. 與自開同. 亦能發福.

澗映黑光則頑梗不化. 山流紅沫則勞瘵難廖.

凡黑水龍之惡氣. 西北邊多有之. 中原山澗亦往往而有. 此方必頑惡. 不可馴誨. 對之作穴. 永不發福. 凡前砂流紅沫. 或本身腳下滲出紅沫. 為流血水. 主吐血, 崩漏. 長病難醫. 若當龍項紅水迸流. 必主殺傷, 橫死. 若素無紅泉. 偶被鑿傷. 于傷痕流出紅繡水. 是斬龍斷脈. 必主橫禍. 急醫之. 猶恐弗及也.

高山碧流神仙之圃. 平洋碧水王侯之. 溪流白則寺觀有靈. 白而兼青則為生文武之佐. 井水紫則公鄉斯起. 紫而且白則誕毓聖賢之徒.

溪流青白. 以水色言. 井水紫白. 以井上之浮氣言. 非言水色也.

黃氣見則生蓋臣. 白氣見則生孝子. 帷井上者可據. 為祥光. 在溪間者難憑. 多屬霧氣

 

雜說一

夫地理者. 兩大之煙縕. 二氣之威孚. 龍之陰陽看間星. 峽之陰陽看胎伏. 星之陰陽看成體. 穴之陰陽看構精. 砂之陰陽看平陂. 水之陰陽看動靜.

地理無他. 陰陽而已. 龍有陰陽. 所謂必二陰, 三陽相間. 是也. 峽有陰陽. 所謂前胎, 後伏. 是也. 穴星有陰陽. 所謂金, , 為陽星. , 為陰星. 是也. 成穴有陰陽. 所謂陽來陰受. 陰來陽受. 是也. 前砂有陰陽. 開面生凹漸平向穴者為陽. 頑飽陡岸無面者為陰也. 水有陰陽. 急流而動者為陰. 平緩而靜者為陽也. 凡砂之陰向. 水之陰流者. 皆不結穴. 司馬陀頭水法. 水分陰陽. 動水為陰. 靜水為陽. 水有雌雄. 大溪為雌. 小溪為雄. 大溪屬陰. 小溪屬陽.

既明梗概. 便可追尋. 先觀有龍無龍. 次審有穴無穴. 有陰陽遞代之妙. 是謂有龍. 有陰陽老少之情. 是謂有穴.

陰陽遞代者. 即上所謂間星. 是也. , , , 少者. , , , . 是也. 為少陽. 為老陽. 為少陰. 為老陰. 凡穴只此四者而已. 有此四者. 便為有穴.

有龍無穴. 勿葬. 有穴無龍. . 無穴者謂之偽龍. 無龍者謂之假穴. 所以假則成假. 真則成真.

辨穴固在觀龍. 而有龍無穴. 法亦不葬. 故楊氏三不葬. 首言有龍無穴. 不葬. 厲伯韶四不下. 亦首言無穴不下. 既有龍矣. 何以無穴. 蓋其龍雖起伏而來. 只是纏龍. 為他人而設. 或行度太長. 脫洩太過. 到頭氣散無力. 不能融結. 謂之空亡龍. 有龍無穴. 大約有此二種也. 若死硬, 粗蠢, 懶緩, 斜靡之山. 而前頭卻有窩, , , 突之形. 為假穴. 不可悮扡. 必祖宗父母之分明. 須胎息孕育之的確. 凡龍發脈處. 必有高山大巒. 謂之太祖. 自此. 辭樓下殿. 迢遞而行. 又起高峰. 謂之宗山. 複奔騰磊落. 逶迤而行. 其聞小可星峰則不必論. 直至將及結作. 再起秀峰. 超異眾山. 謂之少祖. 自此. 又行三四節即結. 但以元武頂後一節之山. 名曰父母. 父母山要合得一吉星. 張得兩翅. 方能結作. 若無此. 便不能穴矣. 父母之下. 落脈處. 為胎. 如稟受父母之血脈為胎也. 其下束氣處. 為息. 如母之懷胎. 養息也. 再起星面. 元武頂為孕. 如胎之成男女. 有頭而形體也. 融結穴處. 為育如子之成. 出胎而育也. 錦囊經所謂. 萬里之山. 各起祖宗. 而見父母. 胎自孕育. 然後成形. 是以認形取穴. 明其父之所生. 母之所養. 是也.

 

 

既內氣外氣之必辨. 複主氣客氣之當詳.

內氣者. 氣行地中. 水之母也. 外氣者. 水行地上. 氣之子也. 氣藏土中. 謂之內氣. 水流土外. 謂之外氣. 山行則水隨. 水界則山止. 水不合襟. 則龍脈不止. 龍脈不止. 則氣行未住. 故必得外氣之攔. 而內之生氣始止. 尋龍點穴. 必于水交之處求之. 乃要旨也. 瓊林經所謂. 得水則氣止. 葬書所謂. 外氣橫形. 內氣止生. 又曰. 外氣所以聚內氣. 過水所以止來龍. 是也. . 撥砂經云. 水止來氣. 貴其聚也. 則宏深則山無餘去. 深則悠揚則氣不分散. 山無餘去則力盡之. 氣運反復回顧. 鍾於一局. 氣不分散. 則渟蓄之餘. 潤次序回潤反於一. 本主氣客氣者. 以方位生剋而言也. 凡東方行龍. 皆風木之氣主之. 南方行龍. 皆君火相火之氣主之. 四隅行龍. 皆濕土之氣主之. 西方行龍. 皆燥金之氣主之. 北方行龍. 皆寒水之氣主之. 自主氣之外. 為客氣. 如主星氣旺. 則客氣生我者凶. 剋我者吉. 如主星氣弱. 則客氣生我者吉. 剋我者凶

察山水交媾之情以知其. 觀陰陽顛倒之妙以把其機.

凡入一. 但見山水俱順. 則無交媾之情. 而不結地. 但見山水俱逆. 則有交媾之情. 而結地. 知者觀其外. 而知其內之有穴. 正以此也. 凡臨結穴. 必定陰陽顛倒. 如眾大取小. 眾小取大. 眾高取低. 眾低取高. 眾長取短. 眾短取長. 陰來陽受. 陽來陰受. 橫來直受. 直來橫受. 硬來扡軟. 軟來扡硬. 直來扡曲. 曲來扡直. 雄則取雌. 雌則取雄. 饑則取飽. 飽則取饑. 坦中取突. 突中取窩. 員取其尖. 尖取其員. 緩取急處. 急取緩處. 強來弱捉. 弱來強捉. 老處求嫩. 嫩處求老. 山多處取水. 水多處須山. 石山要土穴. 土山要石穴. 舒曠處要緊夾. 緊夾處要舒曠. 牽連多取跌斷. 跌斷多取牽連. 有氣要扡無氣. 無龍須下有龍. 來者不宜太逼. 去者須要回頭. 山本靜勢求動處. 水本動妙在靜中. 龍從左來穴居右. 龍從右來穴居左. 顛倒之謂. 前人謂特之一字. 足以盡地理之奧. 而地理之有可把握者. 此也. 堪與管見. 山得水. 水得山. 是夫婦配合. 水逆山. 山逆水. 是夫婦交感. 若山水俱順. 則雖配合. 而無交感. 非成龍之地.

天地儲精都非無意. 山川作態惟在有情. 苟非個中. 斷然精神不聚. 但是局內便覺氣象不凡. 望勢尋龍. 觀龍知穴. 砂之貴賤. 從穴穴之. 貴賤視龍. 龍質下則穴. 凡龍格高則穴貴.

簫吉葬經. 砂形有似美女. 貴賤從夫. 水法如陣上之兵. 進退由將. 洩天機. 唱砂須要龍為主. 高下龍中取真龍. 若又遇貴砂. 錦上更添花. 龍賤若遇貴砂. 貴砂變為凶. 砂若還遇貴龍. 砂亦不為凶. 雪心賦. 若坐山秀麗. 殺刀化作衙刀. 或本主賤微. 文筆變為畫筆. 又曰. 須看後龍而分貴賤. 疑龍經. 恐君疑穴難取裁. 好向後龍身上別. 龍上生峰是根荄前面結穴是花開. 荄若真穴不假. 蓋從種類生出來. 俗喜起伏. 豈知平走為奇. 俗善直長. 豈知橫闊為貴. 葉九升云. 世人論龍. 多喜起伏. 不知多起伏. 非龍之美也. 起伏是枝龍之體度. 若大幹龍. 不論高山. 平岡. 挺腰直行. 並無起伏. 若能平行數裏. 貴不可言. 裏許亦大貴. 半裏數箭. 亦結貴穴. 世人論龍. 多喜直長. 不知直長非龍之貴也. 直長是賤龍之體度. 若貞龍. 不論高山. 平岡. 張翅. 橫闊. 惟橫闊. 始能大迎人送. 成許多美格. 無論枝幹. 俱出大貴. 大龍平行. 則有陽配陰. 且凡龍穿田. 則脫盡煞氣. 故結福德大地.

龍質忌重. 重則呆滯不靈. 龍體欲輕. 輕則軒拳特異. 呆滯者稟地之濁. 軒拳者受天之工. 地濁則生凡夫. 天工則生傑士. 大抵幹龍恒少. 支龍怛多.

有域中之幹龍. 有一省之幹龍. 有一郡之幹龍. 有一邑之幹龍. 大抵幹龍少. 而枝龍多. 故枝結可求. 而幹結難求也. 凡目前所見. 多是砂體. 砂結者十之九. 龍結老十之一. 雖枝龍正結. 亦不易得. 此又不可不知.

幹龍氣雄. 雖分枝而未艾. 枝龍力薄. 有劈脈則愈微. ??喻龍. 得龍之妙. 以伏發古穴得穴之情.

龍之枝腳如?? . 必有此方成龍. 故古人以字之??喻龍. 而龍之妙已得矣. 將成龍必伏而發. 將結穴必發而伏. 不發不伏. 結穴尚遠. 古人以伏發二字. 古穴之遠近. 而穴不能遁矣. 統一全書. 京都之龍萬餘裏. 以藩省之龍??藩省之龍千餘裏. 以府郡之龍??. 府郡之龍二三百里. 以州縣之龍??. 州縣之龍百餘裏. 鄉村市鎮之龍為??.

五星皆行龍. 而金水之龍最吉. 九曜皆結穴. 而金木之穴最多.

行龍須水土相開. 前固言之矣. 而金水行龍. 起伏頓跌. 相生而不相剋. 又行度之最吉者也. 玉髓經. 惟有金水最相能. 木能相生亦雜行.

行龍低伏. 若力衰忽過水而驟. 雄峙外山橫攔則氣止. 若包穴則愈精專.

雪心賦. 葉甲曳. 兵過水. 重與營寨.

背員為龍. 不員則龍假. 頂員為穴. 不員則穴虛.

凡主龍. 其背未有不員平者. 若行度之間. 其背偏側. 是纏龍. 真龍也. 龍背露石. 亦必中正. 稍偏則為砂矣. 地理小卷. 無背而來者. 真顧他. 有背而來者. 曰假. 道法雙譚. 為護砂. 為正脈. 平面為脈. 仄脊為砂. 地學. 但是主龍身必員. 旁龍側面向一邊. 非惟岡背有如此. 石頭背面亦皆然. 真穴. 其頂未有不員者. 所謂員球. 亦日乘金. 是也. 若不員. 則是虛穴. 無生氣矣. 地學. 凡穴頂坐穴. 觀之必員. 何也員是旺氣. 亦是吉氣. 或隆隆而員. 或渾渾而員. 總之. 暈上必員. 不員固不成暈.

條條者非龍. 是龍亦未昭. 昭者非穴. 是火亦庸.

龍法最嫌條條子. 條條子多系荒問. 或山. 非龍也. 或是纏龍. 起伏嫋動. 有帶結. 亦微. 末耳. 穴法忌太顯露. 古人謂穴為元微. 言不顯也. 大顯露則無渾噩. 秘惜之意. 非穴矣. 或技腳砂. 垣帶結. 穴情明顯. 究竟平庸. 非貴物也.

真龍必不孤行. 真穴必不獨止. 蓋照應集. 若云之從龍. 纏托送迎. 若鳥之擁鳳.

在前正朝曰照. 在後正聳曰蓋. 在前側峙曰應. 在後惻峙曰樂. 天機素書. 應與樂之相接. 中有好龍. 蓋與照之相停. 內生貴地. 又在後者曰送, 曰托. 在前者曰朝, 曰對. 遶抱過前者曰纏. 奔走相捐者曰迎. 列于左右者曰侍衛夾輔. 入式歌. 迎龍先在穴前捐. 送龍穴後立. 纏龍纏過龍虎前. 托龍居後邊. 又曰. 當面推來名曰朝. 不怕遠迢迢. 送是隨龍來百里. 見穴卻停止. 迎是隨龍先出來. 見穴卻回頭. 或隨朝迎來聚集. 遠望低如揖. 衛是護龍左右隨. 莫令四風吹. 侍在穴前分兩邊. 端拱默無言. 撥砂經. 好砂卻似羊見犬. 個個回頭轉. 又如將米去呼雞. 個個盡相隨.

輔弼夾立. 既登對而均勻. 城坦環圍. 複周密而磊落.

為輔. 為弼. 即上所謂侍. 十字峰之左右立者也然. 不獨穴間有之. 朝案山亦有之. 在龍虎之外者為肘外侍. 在案山左右者為夾案侍. 在案山一邊者為案頭侍. 朝山案山兩邊皆有者為擯介持. 只朝山有而案山無者為賓侍. 大抵侍山必脫離明白. 不敢倚牆靠壁左右. 要登對不差. 高低大小遠近相等. 方合格. 惟大地乃有之. 尋常富貴墓宅不能有也. 地學. 侍衛皆人形. 清文, 濁武. 金木居多. 火水間有土. 則癡肥遲重. 不堪使令. 置散投閑. 或分童男童女者. 山有陰陽. 在人意會也. 大約近身者宜秀嫩純美. 不可山惡相窺. 穴如惡相見. 為劫山. 非侍衛矣. 又曰. 肘外侍立. 中堂必開. 崇高富貴. 潤達襟懷. 夾案侍周召是. 案頭侍伊呂是. 主設擯. 賓設介. 儀從相當. 主候之貴. 有介無擯. 尊不抗禮. 擁從自多. 其貴無比. 人子須知. 或員聳如太陰, 太陽. 謂之日月夾照. 或卓立如頓筆, 展旗. 謂之文武侍衛. 在後龍之左右者. 謂之天乙, 太乙. 在過峽之左右者. 謂之天用, 天弧. 在前朝之左右者. 謂之金吾, 執法. 在明堂之左右者. 謂之天關, 地軸. 在水口之左右者. 謂之華表, 捍門. 皆輔, 弼之推類易名者也. 城垣老羅城垣局. 即前朝後托相連于周圍者也. 要重迭周密. 高聳員繞. 如城之有女牆垜者. 故曰羅城. 又如天文. 三垣有圍垣之星. 以衛帝座. 故又謂之垣局. 即羅城也. 地學. 垣之真者. 真如築牆. 城之真者. 真如築城. . 不能無高低起伏. 若凹缺處正當穴場. 為敗垣破城. 遠風射心. 此穴必廢. 撼龍經. 羅城恰似城牆勢. 龍在城中聚真氣a雪心賦. 華表, 捍門居水口. 樓臺, 鼓角列羅城. 若非立郡扡都. 定主為官近帝. . 地理集解. 龍樓, 寶殿者. 即前後起峰迭迭. 所謂前遮後擁. 是也. 天乙, 太乙右. 即出身處. 左右起峰. 是也. 左輔, 右弼者. 即過龍處. 左右起峰. 是也. 金烏, 玉免者. 即明堂之左右起峰. 是也. 皆要對峙. 謂之四神八將. 曰是太陽金星. 月是太陰金星. 天乙, 太乙是木星. 龍樓, 鳳閣是火星. 天弧, 天用亦天星. 藉以名峽左右之山也. 天弧為陰. 為雄. 頭高插入天半. 如勒馬之發足. 如飛旛舞旗. 飄飄而動. 天用為陽. 為雌. 頭員而身厚. 如犀牛之發足. 如競渡蕩船. 上尊而下動. 過峽得此二星為扛夾. 陰陽配合. 至貴之格也.

 

樂有特樂, 借樂. 惟虛樂則略無樂情. 朝有特朝, 橫朝. 偽朝則了無朝意.

遠山特來. 挺然貼穴. 謂之特樂. 此格為上. 雖非特樂. 而橫障貼穴. 不令空缺. 謂之借樂. 此格次之. 既非特來. 又不橫繞. 而低小躲閃. 散亂遠曠. 枕穴不著. 謂之虛樂. 此不入格. 穴必不. 前山迢迢. 遠來兩水夾送. 當穴特立. 謂之特朝. 此格為上. 前山橫開. 幙有情. 面穴或兩邊. 如排衙唱喏之狀. 謂之橫朝. 此格次之. 前山雖尖秀. 卻大勢直去. 兩不相應. 無意向穴. 謂之偽朝. 此不入格. 穴必不.

勢止到水必來會. 不會則其止非. 龍住則砂必有情. 無情則其住未確.

入式歌. 尋龍點穴須仔細. 先要觀水勢. 若是龍住水聚堂. 不住亂茫茫. 穴若止時水便聚. 不止迢迢去. 又曰. 大凡尋龍與點穴. 細把前砂別. 龍若住時砂有情. 不住亂縱橫. 穴若正時砂效用. 不正自飛動. 真龍藏幸穴難尋. 惟砂識幸心. 尋龍記. 龍若住時. 山水回. 龍未成時. 山水去.

外水雖旺. 不如內水之. 外砂雖奇. 不如內砂之切.

外水者. 江河溪澗之水. 丙水者. 左右送龍之水. 及穴上之蝦須, 蟹眼水也. 外砂者. 前朝擺列之砂. 內砂者. 穴之龍虎. 及穴上之蟬翼, 牛角砂也. 有內砂丙水. 穴方真的. 若外砂外水. 乃眾山公共之山水. 與一龍一穴不甚貼切也. 經云. 外水千潮. 不如內水一交. 外砂千重. 不如內砂一抱. 外砂千仞. 不如內砂一寸.

無水不可作穴. 非局不可言龍. 大抵地有要機. 法有先務. 真假生死之分勿爽. 順逆老嫩之辨毋訛. 真則山朝水朝. 假則山去水去. 生則風藏穴暖. 死則風蕩穴寒. 逆則下山腳回. 順則下山腳直. 嫩則子幹光潤. 老則母山粗頑. 嫩者如樹之柯榮. 而且實. 老者如木之本枯. 而不華. 凡此數端. 已得大.

入式歌. 第一要分真與假. 多有昏迷者. 若是真兮山水朝. 假則去迢迢. 第二要分生與死. 時師多昧此. 藏風得水是為生. 死則氣飄零. 第三宜逆不宜順. 莫把尋常論. 逆是下山腳先收. 順是逐水流. 第四要嫩不要老. 細看非草草. 老是大山毛骨粗. 嫩是換皮膚. 風水口義. 風來則生氣散而穴寒. 風去則生氣凝而穴暖. 寒主肅殺而人物消. 暖主發生而人財盛.

龍祖若是火曜. 位可三公. 龍身如帶吉星. 與可數世.

撼龍經. 貪狼若非廉作祖. 為官也不到三公. 雪心賦. 吉星若坐後龍. 豈無厚福. 吉星者. , , 方三星. 是也.

華山湊合概是水星. 一山尊嚴乃為他曜.

葉九升云. 今人走入山. 見群山亂雜. 不土不金. 非本非火. 不特不見. 一正體五星. 即以九星湊之. 亦湊不出. 竟不知此一片山是何星也. 殊不知地星有法. 一方群山湊合. 六像是一水星. 幹中有特起. 尊嚴高峻星體則成七星. 秀麗巧妙星體則成五星. 又曰. 凡一方之山遠望. 如波如浪. 皆成水星. 蓋兩間惟水為大. 其氣最盛. 故山皆成水體. 天一生水. 為五行之始氣. 萬物皆生於水. 水者山之本氣也.

太陰飽則為孤曜. 太陽飽則為天罡. 太陰有土頭方. 太陽有水腰始確.

 

土歪斜則不端重. 金破碎則不純和. 金星連生即是水意. 水星迭繞即是云情. 火不嫌分故作祖為貴. 木不嫌聚故出陣為奇. 金分則輕. 木分則小. 水分則淺. 土分則微. 惟火則愈分愈盛. 故宜作祖也. 五嶽名山多是火體. 天地自然之妙也. 木性叢生. 故不嫌聚. 數本連起. 謂之出陣貪狼. 亦曰出陣旗. 乃龍祖. 龍格之奇者也. 平腦若不脫胎. 可朝而不可穴. 凹腦已有化氣. 可穴而又可朝. 水體無源則脈理已稿. 木形無腳則生意不華.

 

金白水清必資火照. 水盛金弱必籍土防.

凡穴後來龍. 全是金水兩星相間而行. 金能生水. 水亦生金. 金水相得. 謂之金白水. 固是潔清貴秀. 但恐金寒水冷. 葬不發福必後障. 或外陽. 或左纏. 右護. 望見火峰. 即陽回氣轉. 生賢發貴矣. . 此指穴在山陰而言. 若在山陽. 即純金水. 亦自和暖. 不藉客火作照也. 凡水星來龍. 必金星作穴. 藉金以鎮水也. 若後龍數節. 皆大水. 穴山僅微金一點. 水盛金沉. 雖葬不發. 雖發不久. 必前案或水口得橫土截攔. 以成堤防之功. 謂之止水土穴. 自貴秀悠久. 若金星高大者. 不同此論.

木必生芽. 無芽者謂之死梗. 金須坐實. 不實者謂之懸鍾.

木形直長而瘦. 必生包節乃有穴意無包節謂之枯株. 死梗無用之木也. 金雖開曰作穴. 必要坐實. 若坐下不實. 謂之懸鍾金. 其氣在邊. 如鍾之聲應在邊也.

秀木順流則漂泊無所. 礦金穿火則煆煉有成.

凡龍皆惡順水. 而木星尤甚. 若順江河流水. 則木為水漂. 雖極文秀. 終主流落. 凡粗頑之金. 上帶亂石者. 謂之礦金. 本無結作. 若穿火以煉之. 而剝出精金. 亦貴穴也.

金曰流出總無化氣. 火曰悶地究有烈情.

術家有流山金之說. 流山金者. 如鎔金撥地. 觸處成員. 前後左右. 目之所接. 無非金也. 中無木火相間. 嫌無化氣. 雖有小小結作. 人丁衣食而已. 術家有悶地火之說. 悶地火者. 猶炭在爐. 不甚出焰. 而間出小焰. 謂之奴火. 多作帳角羅星. 亦有為龍者. 終嫌其有烈性. 必有傳變. 乃可作穴. 地學. 亦有火堆人不見. 紅炭悶地頂無焰. 時時小焰竊竊出. 余奴本號羅喉面. 多發外水出身人. 亦是龍神貴中賤.

弼星初無正形. 恒在過峽之處. 輔星雖具徽體. 每附諸曜之間.

左輔屬金. 員而低小. 右弼屬水. 不起巒頭. 二星雖在九星五吉之列. 不能行龍. 不能作穴. 隨龍之左右. 或峽之左右. 為侍衛星. 為輔. 為弼. 也所以謂之隱曜. 凡峽之左. 帶有員泡. 即輔星. 峽之右漸漸落平. 或如鋪氈展席. 即弼星. 撼龍經. 弼星本來無正形. 形隨人曜高低生. 要識弼星正形處. 八星斷處隱藏行. 隱藏是名為隱曜. 此是弼星最要妙. 鐵彈子. 九曜皆要輔弼隨.

太陰懸針則婦有宿疾. 太陰流水則女多習淫.

太陰有後妃之象. 清秀員淨. 若太陰中單起木梗. 直硬垂下. 謂之懸針殺. 乘此安. 主婦女殘疾, 少亡. 若正面中有水路流破. 或一條. 或二, 三條. 謂之水破太陰. 不論穴山, 朝山. 俱主婦女淫蕩. 雪心賦. 水破太陰. 雲雨巫山之輩.

廉貞如不變形則才而作賊. 紅旗若能換骨則文而掌兵.

撼龍經. 廉貞不作變換星. 孑身亂倫弒君父. 又曰. 有人曉得紅旗星. 逍有威權近凶怪. 權星斬砍得自由. 不統兵權不肯休. 又曰. 權星威福得自專. 縱入文階亦武威. 紅旗即廉貞之別名也.

凶星亦有高情. 取裁必審. 吉龍亦有暴氣. 作法當詳.

撼龍經. 莫道凶龍不可裁. 也有凶龍起家國. 蓋緣未識間星龍. 貪中有廉文有弼. 武有破軍間斷生. 祿存或有巨武力. 十裏之中卓一峰. 小者成大弱成雄. 此是龍家間星法. 大頓小伏為真蹤. 九星穴法. 九個天罡人道惡. 六中吉神落. 若穿金水土星辰. 最好救人貧. 九個孤曜名不好. 四個藏金寶. 元來生水與開金. 穴向此中尋. 九個燥火有吉凶. 七個是仙蹤. 能效前人剪火法. 立定登科甲. 九個掃蕩未為奇. 七個蘊天機. 法宜截蕩奪神功. 奕世產英雄. 撥砂經. 天罡, 孤曜. 二體最雄. 其性極銳. 吉葬之所忌. 見而畏聞也. 如後龍溫遜. 前砂和純. 穴情明白. 龍虎變環. 不可棄也. 加以浮沉法. 安之富貴非常. 亦無災害. 若後龍生劍戟. 前砂列槍旗. 雖主威鎮邊疆. 終遭刑戮. 能和以浮沉之法. 庶幾可遲緩耳. 又曰. 龍自起祖. 奔騰湧躍. 昂起伏. 其勢必雄. 雖吉龍. 亦有暴氣. 穴必退落. 于盡於尾. 于旁於枝. 如人之有激而行. 必至盡而後止. 或至半而後止也. 若即續作穴. 必主初年不利. 間或有穴. 亦必深鑿. 金井大開. 水窩一二年後下棺. 禍可免. 福可凝矣. 經曰. 忌暴. 是也. 又曰. 初葬即見禍者. 犯暴氣也. 吉地亦有暴氣. 當竅之於未葬之先. 又日. 竅之功. 不止於穴星也. 後龍有病. 亦當竅之. 又曰. 山體有偏駁之病. 發之於外. 竅之者去其病. 而援其根. 積水以藥之漬.灌之. 久反其偏駁. 而全其純粹之性矣. 又曰. 穴星本體有病. 發而為外擭. 因其外而孔之. 以求中和. 漸漸涵養. 消其祲氣. 此權宜之用也. 竅太多. 本體愈不竅. 法外有病. 形內有變土. 去其變土即止.

山體雖多. 無非五氣. 穴名雖夥. 不過三才.

山之體格雖多. 皆因五行以定名. 如金之高者則有獻天金. 低者則有臥蠶金, 水泡金, 餅金. 木之高者則有通天木. 低者則有倒地木, 浮牌本, 曲尺木. 水之高者則有浪天水. 低者則有梅花水, 平波水. 火之高者則有焰天火. 亦日照天火. 低者則有入池火, 落河火. 土之高者則有湊夭土. 低者則有鋪氈土, 棋枰土, 磚角土之類. 是也. 穴之名號多端. 不過天, , 人三者. 如蓋穴, 壓煞穴, 天巧, 仰高, 憑高, 上聚, 騎龍, 斬關之類. 皆天穴也. 如撞穴, 倚穴, 藏煞穴, 中聚之類. 皆入穴也. 如粘穴, 綴穴, 接穴, 拋穴, 繼尾穴, 捉月, 藏龜, 下聚之類. 皆地穴也.

 

출처 : 심원풍수
글쓴이 : 강심원 원글보기
메모 :